欢迎访问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!
站内搜索:

名医访谈

黄明河:击退杀手“慢性胃炎”

2019-08-09 17:57:59 来源: 作者:

  编者按

  黄明河,男,主任医师。教授,深圳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,脾胃消化科学科带头人,广东省优秀中医,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。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为深圳市名中医。长期以来从事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。

  代表作《常见消化现代中西医诊疗》、《中医药理论与脾胃病学术研究》。

  随着社会发展、环境变迁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,我们的生活状态出现了一种“病态”。高强度的工作、久坐、久站、饮食不定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让我们坠入“亚健康”的漩涡。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则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。现今,由于吸烟、饮酒、情绪紧张等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。

黄明河:击退杀手“慢性胃炎”

  慢性胃炎: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

  民间有一种说法“十胃九病”,大多数人都会有点胃方面的疾病,而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之一。尤其是现在胃镜的普及,很多人平时肠胃没什么症状,却看到胃镜报告上显示各种慢性胃炎,比如浅表性胃炎、非萎缩性胃炎等,上网一查,发现慢性胃炎可能癌变,于是更加慌张……事实上,慢性胃炎真的这么可怕吗?

  想要了解慢性胃炎到底可不可怕,就要知道何为慢性胃炎。慢性胃炎的发生是胃黏膜损伤造成的,胃黏膜是保护胃壁安全的天然屏障,如果它不断受到包括胃酸、幽门螺杆菌、药物、反流胆汁酸、刺激性食物等攻击就会受损,从而引发各类胃部疾病。一般分为非萎缩性(浅表性)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,同时存在平坦糜烂、隆起糜烂、出血或胆汁返流等。中、西医的对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也是说法不一。

  第一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,胃黏膜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,症状比较轻浅,但发病率高,且较容易复发,影响面广,为各种胃病之首。一旦加重,会引发胃出血(重者头晕、心慌、眠黑、大汗、甚至休克)、胃溃疡(与浅表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同在)、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等。第二种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,由于固有的腺体萎缩病变。如果任其发展,导致发生癌前病变,增加胃癌发生的机会。黄明河主任告诉记者,世卫组织统计数字显示,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%,并且正在以每年17.43%的速度增长,仅在中国,每年就有80万人死于胃癌。现在,您还会觉得慢性胃炎是可以随意忽视的吗?

黄明河:击退杀手“慢性胃炎”

  慢性胃炎的根除要靠中医药

  慢性胃炎病情反复,难以治愈,临床中对该疾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。中医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是在病因病机的基础上,其中辨证治疗是必须掌握的基础。中医认为其病机是胃气失调,中医辨证分型、基础方加减、中成药、因定方、针灸等治疗,都是一行气和胃护膜为主,结合辨证论治。在西医上,结合胃镜检查、胃黏膜活检、X线钡剂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诊断,采用清除HP感染、保护胃黏膜、抑酸、促进胃蠕动、减少胆汁返流和手术等治疗。

  黄明河主任说道,中西医在治疗慢性胃炎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。中医能都辨证分型从根源上治疗,但是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没办法准确找到病灶,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。西医能够在客观上借助医疗器械,找到病灶,及时的采取措施,但是没有根据患者是否是胃寒等体质类型进行对症下药。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,强强联合,尤其是临床上把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的微观辨证有机结合,不仅是中医的望诊内容得以延伸,同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,提高疗效,具有实际意义。真正做到既可改善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,又可消灭Hp、抑酸、保护胃黏膜,同时更能发挥“简、廉、便、验”等优势。中西医结合也是今后治疗慢性胃炎的发展方向。

黄明河:击退杀手“慢性胃炎”

  饮食调理很重要,情绪调整要配合

  慢性胃炎是慢性病、多发病也是疑难病,需要长期的治疗,但是有的胃炎病人虽然吃着药,但是出去吃一次火锅,就让慢性胃炎复发了。这就说明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我们的不良生活、饮食习惯密切相关,可以说,“吃”出来的胃炎,还得靠饮食来调养。

  饮食调理的目的,主要有两方面。一是增强患者体质,以便患者有足够的精力面对病情的影响和日常生活,并通过提高免疫力,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,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其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,从而降低对慢性胃炎疾病的影响。另一方面是通过相关的食疗方法,减少食物成分对胃黏膜的损伤,重建屏障功能,通过其长期的营养支持和促进炎症减退作用,促进病情的逐步好转。

  首先要戒烟戒酒,规律饮食,定时定量,如果胃部不适,可以少吃多餐。吃饭时细嚼慢咽,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,减轻胃的负担,避免暴饮暴食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少吃过硬、过辣、过咸、过热和刺激性强的食物。其次,平心静养、健康运动。胃病发生与发展,与人的情绪、心态密切相关。因此,要讲究心理卫生,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,避免紧张、焦虑、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。同时,注意劳逸结合,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。患者要结合自己的体征,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减少疾病的复发,促进身心健康。

黄明河:击退杀手“慢性胃炎”

  对话篇

  《中医药馆》:您是如何看待中医非药物疗法调理慢性胃炎?

  黄明河: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采用辨证治疗。俗话说“治病三分药、七分调”除了基础方、中成药等药物治疗,还有针灸疗法、饮食疗法、情绪疗法配合调理。

  针灸疗法,针法取中脘、内关、足三里、胃俞穴。肝胃不和加肝俞穴、太冲、行间;脾阳虚加脾俞、气海、三阴交;胃阴虚加三阴交、太溪、瘀血者加血海、膈俞。每日或隔日1次,10次为1个疗程。

  饮食疗法,戒吃辛辣、油炸、烟熏食物如烧烤等,不吃过酸、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,不饮酒,少饮浓茶、咖啡等。羊肉、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;大蒜也可以吃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。不吃过硬、过粘的食物,更忌暴饮暴食。食物没有嚼烂,不但不利于消化,还会造成胃的负担,导致胃部的损伤。

  情绪疗法,调整健康的作息方式,不熬夜、不吃夜宵、每天三餐要准时。熬夜的人没办法进行脏腑的正常的排毒代谢,且也容易使胃液分泌增加,免疫力降低,增加患慢性胃炎的机会。休息不好,白天干活做事不顺容易烦躁、易怒,间接导致食欲下降,导致胃肠蠕动减弱,增加患病概率。现代都市工作压力大,生活节奏快,容易紧张焦虑,患有胃病高发的“上班族”,要调节好工作与生活,劳逸结合。不要易怒,心态要宽广,情绪要愉悦。

  《中医药馆》:民间传统疗法中有哪些方法对慢性胃病治疗比较安全有效。

  黄明河:民间传统疗法中,食物疗法对胃病是用帮助的,但是要区别患者的体质。例如胃寒的患者,可以用猪肚(一个)、胡椒(20~30粒)炖煮服用,中医上有“吃脏补脏”这一说法,胃寒病人服用有利于疾病的治疗。胃溃疡患者,用鱼胶(一两)与瘦肉一起炖,可以加速溃疡的愈合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,用食醋浸泡红参(200g)、枸杞(500g),浸泡一个星期后,每晚服用50~60ml。这对患者的病情都是有所帮助,缩短治病疗程。

  《中医药馆》:您对中医及中医馆未来的走向及发展前景有何看法?

  黄明河:中医馆是有广阔的发展前途,中国的中医学自古以来都是以医馆或者诊所的形式,延续至今都是这样的模式。只有近一两百年以来,中医慢慢入驻医院,后来才有中医医院。现在科技水平发达,在医疗上很多高科技医疗产品、现代化技术对辅助性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,对中医来说,弥补了中医无法从肉眼是观察体内脏腑的情况,更加能够对症治疗。对于西医来说,如果没有中医的的“辨别体质、病理”,就是诊断出胃病也不能对症用药。西医没有办法辨证用药,不管是胃寒还是胃热的慢性胃炎,只用药量一成不变的中成药。

  当今,医患关系紧张、患者就诊困难,要想解决看病难,中医馆这种模式不但不能废除,还要广泛的开办。让人们有更多可以看病的途径,能够看病及时、治疗及时,有利于民,方便民众就诊。现如今,我工作时间在中医院出诊,闲暇假期时间可以通过医馆坐诊让更多的病人能够挂上号,看上病。

  小贴士:

  让自己远离慢性胃炎高发人群,以下7种人容易患慢性胃炎,快看看自己有没有“中招”:

  1.饮食无度者:长期饮用烈性酒、浓茶、咖啡、过量的辣椒调味品,以及摄入过咸、过酸及过粗糙、过烫(冷)的食物,反复刺激胃黏膜,更重要的还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,饮食不规律,暴饮暴食、不吃早餐等使胃黏膜变性。

  2.长期熬夜者:经常熬夜的人,其胃病发病率是一般人的3~4倍,因为这些人的胃里缺乏保护胃黏膜的TFF蛋白,而该蛋白主要在夜间分泌。

  3.不爱运动者:长期缺乏运动,胃肠蠕动、消化液分泌相应减少,就会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胃部饱胀等症状。在“开车族”中,患上慢性胃炎的人往往比常人多。

  4.长期奔波者:经常出差、旅行的人,身体器官负荷大,作息和饮食规律紊乱,易导致肠胃不适。

  5.中老年人:随着年龄增大,人的消化功能器官渐渐衰退,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不足,导致胃内饱胀等不适。上了年纪的人容易患上慢性胃炎。

  6.吸烟者:过度吸烟以及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,使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、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返流入胃。

  7.营养不良者:胃液缺乏,使细菌易在胃内繁殖、营养不良,如长期缺乏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等。来源:《中医药馆》第四期 责编:许顺喜

主管: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主办: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
邮件:1970784057@qq.com 本网法律顾问:杨涛 13366852808 方长满 15139954812 
本网广告独家代理:陕西古风秦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,
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需转载本站原创,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,版权必究!
京ICP备2021028515号-2
技术支持:北京华大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