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!
站内搜索:

学术讨论

关于中医药科学化培养百万中医师的探讨

2019-07-27 20:41:51 来源: 作者:

  摘要:任何科学技术,只有基础理论突破,才能得以飞速发展。如西医三百年前,远不如中医药,自借用了《机械论》后,日新月异,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主流医学。我国中医药,两千年前,就是很发达的医学了,致今未得到良好的发展,其最根本因素,就是没有借用世界科学基础理论,让中医科学化,我们发现,中医一切理、法、方、药,与《系统论》科学息息相关,我们必须借世界《系统论》,让中医科学化。中医就是《系统医药学》科化,只要用系统论《四性》原则为标准,认识中医,中医药就科学化了。(注1)中医科学化,是中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,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金钥匙,钥匙指向中医药哪里,哪里就实现重大突破与创新,如中医指向治病,治病效果就会成倍提高,指向教学,只用三五年时间,培养出百万高级中医师。

 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》要求培养出百万中医师,我讲讲用中医药科学化,可快速培养百万中医师建议。

  关键词:中医药科学化 培养 中医师

  一、中医培养人材难的回顾

  中医几千年,都是以师带徒发展,带出一个学徒,最少六年一般十年,要达到老师水平,有许多一辈子也达不到,几千年历史上,很少出现超过老师的医师。解放后,实行院校式教学,至今真正中医除了还有几万老中医外,真正年青中医,都变成“二流西医”。前年7月1日,中医药法实施,不久,国务院又发文件培养百万中医师。大家认为,再像原来中医技术教学方法培养,是很难实现的。我认为,只有中医药科学化,才能得以实现。下面谈谈中医科学化,培养中医师的技术、方法、步骤 。

  二、中医是“中国系统医药学”科学

  必须告诉学员,中医几千年,都是依据“系统论”科学核心原则:“整体性、动态平衡性、多等级结构性(又叫多层次性)、关联性”四性原则开始,发生、发展、前进的,中医一切理论、认识、科学原则、都是在系统论的四性原则中发展。

  1、中医两千年前,就奠定了《系统医药学》基础

  我们用系统论四性看中医,首先,用四性看2700年左右前的《黄帝内经》它的核心科学思想原则,就是“系统论”“整体性、动态平衡性、”,它的一切内容,都与这两性息息相关,虽然其中说了许多证候、病、都是证实这两性中某一部分“整体性、动态平衡性、”的科学原理。

  用系统论四性原则看2000左右前的《伤寒论》,它的核心科学思想原则,就是创新了中医运用《系统论》“多等级结构性”与"关联性"《伤寒论》认识病、治病。它的六经辨证表示整体结构、太阳证、阳明证、少阳证代表大系统结构,太阳证下又分细为太阳表证、表实证、表虚证,不治传到阳明经证、阳明又分阳明经证,阳明腑证,代表中结构。以下桂枝汤证、麻黄汤证、大、小柴胡汤证、白虎汤证,几个承气汤证等,代表小结构证。它们相互关联,代表“关联性”。《伤寒论》伟大之处就是发明了“多等级结构性”与“关联性”治证,与《黄帝内经》的整体性、动态平衡性结合,奠定了中医《系统论》科学治病基础路线。这两部名著后的中医各种科学书本,都是以这两本书为基础理论,上的发展和创新。

  2、运用《系统论》的“多等级结构性”与“关联性”,确立中医以治“证”为治病基础原则

  令人万分痛心的是几千年来,中医师们虽然确立《黄帝内经》与《伤寒论》两书,是中医必读精典,但没有强调学习方法。必须按《系统论》“四性”科学方法学习它、理解它、运用它,用其科学原理,有系统,有规范、有标准,去发展和创新,而是按各家学说,把这两书视为精典,不视为科学原则,方法、实例,从《系统论》的“四性”原则学习它运用它。而是要学员死记它,一章一节、一句一条,一法一方死记硬背。到元朝的四大家,就出现中医的各家学说,至今伤寒论出了千百本不同注释版本,科学也视为珍贵的文化宝典。

  如果科学运用《伤寒论》的“多等级结构性”核心科学原则,我们把过去一方一证,规范为中医八纲,将致今有数几十万个方证,规范为中医从两个系统识证。

  2.1 以中医八纲证

  八纲以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八大证代表中医治证的纲要,它就是中医科学的多等级结构的大系统结构,不论医学什么病证都包括于内。八纲证为一个大系统,《伤寒论》以六经辨证、为中系统证、以下每一方证属小系统证。《瘟病条辨》为另一中系统证,下面的卫、气、营、血各方证,为小系统证。每一小系统证,都是八纲的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证之一或几,如麻黄汤,为表寒证,白虎汤里热经证,瘟病各方为热证……

  2.2八纲证与人体器官部位结合,即另一系统认证方法

  如器官肾出了病,不就是,肾阴、肾阳、肾寒、肾热、肾虚、肾实证,与肾各种兼证、合证、并证,如肾阳虚、肾阴虚等。其它肝,胆、胃、肠都是八纲结合的阴、阳、寒、热、虚、实吗。运用系统论的“多等级结构”看中医治证,就是治两大系统证,和以下更分细的中、小结构证候。它将中医几十万上百万复杂证,系统规范为两大系统下的几百种证,中医不就一目了然了吗?知道中医治证是依据《系统论》的“多等级结构”科学理论基础,中医不就好学、好记、好用了吗?

  不像原先,学了几年,中医为什么治证不治病?证又是什么?与西医的病又有什么不同?问这个老师,这样解答,问哪个老师,哪样解答,也没有个合理标准解答,对证、病昏昏沉沉。毕业工作的学员,到医院看到西医根据《机械论》识病,把人看成千百个零件组成,哪个零件坏了,就修哪儿,什么问题都明明白白,加之院校学中医时,学了解剖学,不成二流西医才怪!

  中医的证,决不是西医的病,中医的证,是临床系列症状的系统化、规范化,标准化。而西医的病,是不管你有什么症状表现,是用伩器找到人的解剖位置改变,对病治疗,治法完全不同。如西医治心脏病,安支架、通心血管,发明通血器,直接进入血管,打通血管,因老年人,全身血瘀阻,也不解决问题,中医认为真心痛,用心阴虚证、心阳阳虚证、心实证(血脉不通是心实之一),并证的心阳虚实证、心实兼阴虚证等等,心脏病以心实为主,兼心阴虚、心阳虚、有的还兼心热、心寒,我行医五十年中,我用我发明的滋补抗衰老产品《海天奇珍》,根除多例心阳虚证的心脏病,(其它证候的心脏病无效)。也用我研究的通血消瘀方治好过心脏病,还有个别人心脏病是毒物伤害而发病,用我研究的解毒药《常清宝》,治好过心脏病,中医不看病在心脏部位,只看心脏受什么病因形成的,以消除病因原则,消除了病伤害心脏的病因,病就痊愈了,并很少复发。其它病也基本一样。这种治法,符合中医千年治病原则——《治病求因》。这就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,不像有些大专院校毕业学生,心脏是血瘀,用多样活血药,治不好,说中医不科学。

  3、一药治多病,神奇难解的原因

  近几十年,国内外西医学习用中医药,发现许多中药方,一个方子,可治几种到几十种西医的病,曾多次发起过深入研究,至今毫无成果。有个问题,几十年,想破头都不明白其原理,如黄莲素,明明对心脏病、糖尿痛、等数十种病有效,为什么真正用来治这些病,有时不但无效,还加重疾病呢?又如六味地黄丸,可治五十多种病,为什么真用来治这些病又不灵了。原因很简单,中医方是治症候的系统证和治病因的,中医一个药方,只要你西医的病,有其证和病因,不论西医是什么病,都有效,否则就无效。如黄莲素是清湿热的,这些病的病因、症状与湿热有关就有效,没有就无效。同样,六味是补肾的,这些病的病因、症状与肾虚有关,就有效,无关,就无效。如几十年前,日本医师用小柴胡汤治好了乙肝,就认为小柴胡汤可治乙肝,结果,治死了人,不说自己不懂中医是治证,不治病的,治好的乙肝属肝气不舒证,其它乙肝不是肝气不舒证,所以无效治死人。他们不怪自己不懂中医是治证的,西医是治病的,完全是两个不同科学。反而说中医不科学,不能重复。中医治证可重复,西医治病可重复,治证也不可重复。中医是融洽体、宏观动态治证,西医是微观机械治病,完全不同,各有所长。

  4、中医系统医学:三个月就能行医处方治好许多病,包括小学毕业生学员

  4.1 基础

  首先对学员讲明中医是系统论识证治证的上述理论。

  4.2 教四诊

  切脉看舌,切脉也是用的“多等级结构”先学大系统脉,它是浮、沉、尺、数、滑、涩、洪、微八种脉象,对八纲证。浮脉轻按即得,为表证沉脉,重按才有感觉,为里证,数脉一分钟超过80次,为热证,尺脉一分钟少于65次,为寒证……这八大脉几天就会了。二十八脉,就是这八脉的中系统脉兼脉,如浮脉,包含濡、革、洪、微、散,可先不学,以后行医时,在结合实践学,学切脉根本不难。不像有些中医,说得神呼奇神。四诊其它望、问、闻,三诊,教材上都有,看几次就能用,

  4.3 教辨证

  就辨别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行了,如病位在肺咳喘,寒热往来,头身痛吐脓痰,风热感冒,兼肺热。

  4.4 教处方用药

  能记住中医方剂和药性最好,记不住,翻读方剂学和药物学都行,方剂学药学都是按系统论的多等级结构写的,清热药方、温里药方、补药方……为大等级结构,每一大等级结构下又是中等级结构,如补阳药方或补阴方或药,以下是小结构,阳虚的四君子汤,补阳药有党参、白术……只要一翻书,就可确定咳喘,寒热往来,头身痛吐脓痰,感冒风热,用麻杏石膏汤或桑菊丸加减。

  5、用《系统论》调整八纲治病实例

  “多等级结构”分两大系统确认中医的证。用中医文化说,中医治证,就是调节人体五脏六腑、四肢百核和整体的八纲失调,说简单点,中医治证,就是调整寒热虚实的平衡,只要作到这一点,就是个好中医。

  如上世纪六十年代,我才到重庆荣昌市河包镇学中医,领导安排我和这个镇的名医师、刘老师学习。他是三代祖传,每天诊病上百,人人都说他治病了不起。可是他小学都没毕业,字都写不全,市卫生局中医师考试回回得鹅蛋或几分,市卫生局领导,医院医师们,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有这么多病人要他看病,而且80%治愈,他也说不出个已丑寅卯来。老师们无法解答,只说他是祖传,运气好。我天天给他写处方,经一年的处方总结,我认为他就是掌握好了病的寒热虚实的调节,在这个城市其它镇几乎都有一两个类似的中医师,患者赢门,考试总鹅蛋。这些中医师后来都评为正副主任医师,相当正副教授。这就是中医治证,他不论你是什么心脏病,糖尿病,只调节人体五脏六腑、四肢百核的阴、阳、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证候,从失调到平衡,病就好了。有些人一辈子学中医都不知道这个道理,问他西医治病,你中医治什么,半天讲不清就仅治什么,病证不分。

  我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每天都有上百来患者来看病,忙不过来,我只看一下舌,了解病的寒热虚实证候,不听病员说就处方调节寒热虚实,80%的病都吃好了,没好的,大方向没错,也没加病,治证我从不主张用大毒药,因此,从没发生过副作用。从中医科学说,是掌握好了《系统论》的“多等级结构”调整了中医证的动态平衡。从中医文化来说,调整了人的“八纲”平衡。学中医就是这么简单,只要掌握中医治证的科学核心,调节八纲平衡。文盲都能成名医,培养出百万中医师,一定能完成。

  我认为学好中医,就是这些简单的理法方药过程,只要用心,三月就够了。

  要学成名医也不难,用整合体观(性),动态平性(中医阴阳五行)多等级结构性,关联性就行,但要用好这些最少五年以上。十来年成为名医,培养出成千上万超华佗、超张仲景的新一代中医。

  只要学员知道中医是《系统医药学》的,治证就是调整八纲平衡。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无一不是按系统论科学四性组成,一切理论代入四性,就一目了然。中医有规律,有规范、有标准、可重复的科学技术。好学、易懂、易记、好用,三年学好不成问题。

  三、 用系统论四性解答所有中医古今名词术语

  中医几千年总是为些核心名词术语得不到科学的解答,无法使学员快速成为名医。特别是中医的阴阳、五行、证、辨证论治天天用,每治一证必用。一没科学解答,模模糊糊用,你叫人家如何学中医。加上六经、太阳证,阳明证等等……、把学员搞得昏头转向,十年八年都模模糊糊,如阴阳、五行,争论几千年到现在,也没有个合理解答。你叫人如何三两年学好中医。几千年来,中医反复出现,一代不如一代,不论师带徒,还是大专院校,都没教出多少名医。最根本因素就是一些古老名词术语,没科学解答。后世医家大部分都是很多年后,才理解这些名词术语意思,用起来得心顺手,治好成百上千西医疑难疾病,晚年才成为名老中医,虽然临床用得出神入化,一想就来,但就是说不出其中科学原理。传导给下一代人,所以解放几十年,国家抽调许多有作为年青人,学习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,很难传承不下去。中医核心名词素语,能否科学解答,成了学中医成败的最重要因素。

  2.1 阴阳五行

  中医从古到今,核心名词术语无定论,主要有阴阳、五行、证、辨证论治等,解放几十年,就争论了几十年,严重限制了中医学习、发展、创新,我们今天有了《中国系统医药学》科学,我们把它纳入系统论科学四性原则,就迎刃而解了。阴阳是中医科学动态平衡认识人体的名词,五行是动态平衡使用的方法和实例。中医是强调人整体,又是运动不停的活体、一切病症,都要整体动态来认识,五行,是个名词,又是个动词,运用五行的生、克、乘、侮变换运动,教导人们在实践中运用动态平衡认识人体疾病科学方法。阳阴五行,绝不是无用的迷信;是动态平衡认识人体的科学名词和实践运用方法,是中医最大优势和特色,阴阳五行,临床上用好了。很多西医认为不治之病,世界不治之病,可药到病除。如我在五十年行医中,经常有许多西医多年没治好的多功能、多体系疑难疾病,远道来找我医治。我首先用补土的健脾强运(强运,现指新存代谢)法后,再治其病、证,不久就治愈了,我运用补土法治好的西医疑难病成百上千。(注2)又如,西医认为必死的病,用中医有时也能起死回生,如一极重型脑溢血患者,荣昌地区解放前就参加工作的老于部,名叫廖扶腾,输液都输不进了、脉已经没了,只有点微微气息,西医断定半小时内必死,放弃治疗,叫单位准备后事,家属请我急救,我认为,本病机在肝,肝主疏泄,我用疏降肝火,辛凉醒脑法,用紫血丹与天麻钩滕汤加减特别是加了麝香,鼻饲进药,五分钟后病人苏醒说话:“好安逸啊,刚才给我吃了什么东西?这么舒服。”当场百余名干部群众,看到脑中风快死病人用中药,五分钟后起死复话说话,惊得目登口呆,半天才说出话来:“中医太神奇了”。几付中药治好后,没任何后遗症,20多年后,88岁老死于其它疾病。后来,我由一个村医,被区政府和群众,推荐为区政协委员。(注3)

  脑益血从肝治,也是阴阳五行动态平衡的运用。动态平衡是中医的最大优势和特色之一,中医几千年来,在世界治好无数起死回生病例,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,国外有的想来学,有的想来盗方,有的想消灭中医……。(注4)

  阴阳五行,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,是中医科学的核心特色之一,中医通过动态平衡,把人当活体来治,不知道比西医把人当成机器来治强多少倍。我国中医阴阳五行绝技,近几十年,总有些人认为是迷信,长期争论不休,中医不死不活,好令人痛心。动态平衡(阴阳五行)治疔每个疑难病人必用。中医一定要时时用、天天用,在培养学员时一定要教他们用好科学的动态平衡思想。而不要照搬一药一病实例,不要头痛治头,脚痛治脚。只有用好动态平衡思想,自已才能成为名医,才能为我国培养出百万著名中医师。这是我国中医教养几十年忽视的原则问题,也是中医没科学化的重大损失,中医几十年不进反退,就是没用《系统论》科学,阴阳五行动态平衡武装中医。

  2.2 “证”

  另一个重要名词,就是中医的“证”。中医“证”的解答由于没有用“中国系统医药学”为纲指导,据不完全统计,就有四十多个不同解译,其中公认最多的是:人在某一时间内,各种体征和症状的总合为“证”,哪么八纲证、伤寒六经证……又如何解答?“证”是人多个体征和症状的系统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,简称是把多个症状系统化。中医的“证”,就是把人体许多症状系统化、规范人、标准化,如桂枝汤,不论你有许多症状表现,只要有头痛、颈强而畏寒,就是桂枝汤证。只要你有桂枝汤症候,就可重复,几千年千千万万次重复,都有效,谁说中医不科学?不能重复。

  中医2000年来,就是运用《系统论》“四性”的多等级结构,把中医病分为大大小小千千万万个证来治的。所以中医治证是有科学根据的。

  2.3 辨证论治

  名词解答不难,运用难,只有解决运用问题,中医才能科学规范发展,才能完成科学“论治”给果,是中医治病理论核心问题。我初步认为,要分三步进行,一、将“四诊”收集到的病因、病理、临床症状表现资料,用中医特色整体观、动态平衡、去分折、去论证病员的病是大系统“八纲”哪一纲,二、本病属哪个中系统证;三、找出属哪个小系统证或与哪些病的合证或并证。这就是中医科学辨证的科学全过程。中医治病,就象找人一样,先找到他是哪个国家的人,在找哪省、哪县、哪镇哪条街,门牌号,一找一个准。别看这三步法很麻烦,用灵了,只要一秒就可把一个十分复杂证辨得清清楚楚,就可立法处方用药了。这个过程,就是中医每治一个病人,都用了系统论整体性、动态平衡性、多等级结构性,关联性论治。中医是确确实实的《系统论》科学。

  综上所术,科学学习中医,使用中医,只要处处用系统论“四性”两字,去认识它、理解它、使用它,中医一切都在系统论《四性》中。其它内容,如脉学、病因、病理、方剂、药物,只要熟记于心,结合四性,四年左右,就可成为一个中医师,再到临床实践三年,很快就可成为名医。中医科学化,要不了几年,就可培养出百万名中医。

  四、第三步,科学改编中医教材

  中医教材改编,建议以《中国系统医学》为纲,结合《医宗金鉴》,解放后出版的中医大专教材”第五版”,从新编写中医教材,没编出前,先运用大专教材第五版,但名词术语,必须用中医药科学化修改的教材内容解答。用系统论四性为学习原则,解答中医一切名词术语。其实中医第五版教材,主要修改基础理论一书,其它该改的不多。

  结论

  只要在中医教学中使用中医药科学化教材,结合上述中医科学化认识。我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,就能培养出百万赶超华佗、张仲景的名医的中医后人,中医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时代就会到来。让中医科学化普及全国、走向世界、为人类健康长寿服务。

  注:

  1、《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就学化与现代化》收录在国务院研究室主办主管、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典籍《汇聚正能量 共谱新篇章节》一书中,出版日期:2015年10月,作者:张人善

  2、收录在科技部主管、主办的《国家科技成果网》《中医药现代化专题》

  3、该文收集在《医案故事》,出版时间2011年8月。

  4、本文收集在互联网上的“承朴堂”中《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,是一资本阴谋》。

主管: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主办: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
邮件:1970784057@qq.com 本网法律顾问:杨涛 13366852808 方长满 15139954812 
本网广告独家代理:陕西古风秦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,
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需转载本站原创,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,版权必究!
京ICP备2021028515号-2
技术支持:北京华大网络